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霸氣喊「絕不讓疫情失控」片被挖出 陳屎中遭噓爆講X話

本帖最後由 xyz2266 於 2022-6-8 09:06 編輯

世界都在看 台灣單日確診 慘登全球第一

2022年5月11日

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連續3天破4萬,在5月8日超越南韓、美國,慘登世界第一。昨天台灣單日確診數更是突破5萬大關,確診數為亞洲第一。同時,台灣的重症與死亡人數卻創新高,專家呼籲,政府絕不可忽視Omicron對特定族群的威脅。對於台灣防疫成績退步,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因為國外疫情已經在下降,台灣則正走向高峰。」

台灣自4月起,Omicron染疫人數急遽升高,死亡數也創新高。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以來,本土確診累計有37萬933例,90例死亡,致死率為0.02%;其中,中症689人(0.19%)、重症有136人(0.04%),重症個案致死率為66.2%,亦即100位重症病人中,有66位染疫身亡。

今年累計90死 重症致死率達66.2%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在確診者中,60歲以上雖僅佔12%,但死亡占比卻達86%,雖然與外國相比,萬分之2的死亡率不高,但可預期,隨著確診數增加,死亡率也會進一步上升。

昨天新增5萬828位確診,較前天提高2成5,其中,5萬780例本土、48例是境外移入。新北市昨增加1萬6906例,台北市也有1萬283例,桃園市7006例已逼近萬例,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基隆市、宜蘭縣都在千例以上。

根據美國Worldometers網站統計,台灣單日確診數,在5月8日新增44361例,超過南韓40064、美國37513例,慘登世界第一。5月9日,美國確診數50718例,排名全球第一,台灣以40295排名第4。至5月10日,台灣新增50828,美國因時差關係尚未出爐,南韓新增49896例、澳洲47724例、日本33664例,台灣至少是亞洲第一。

低估疫情衝擊 政府挨批難辭其咎

2年前,全球疫情嚴重,陳時中數度登上國際媒體,侃侃而談,願為國際規劃防疫計畫。昨日,對台灣3天內以確診數之多,名列國際前茅,媒體詢問有何看法?陳時中說,「台灣疫情還在升溫,相較其他國家是在下降,台灣可參考別人的經驗,作為適當控制疫情的參考。」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另引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長期統計,他說最近28天,確診人數原在世界排名150名以後的台灣,過去28天狂飆,已超越巴西,和泰國在伯仲之間,進入世界前12名。

台大公衛院教授詹長權則指出,今年以來,台灣40歲以下,確診死亡人數比鄰近國家為多,新加坡是零、日本為34、香港51,而11歲以下死亡個案,新加坡是零、日本3、香港7;台灣從4月1日到5月6日為止,40歲以下死亡有4案,11歲以下死亡有1案。

游盈隆認為,中重症和死亡人數在很短時間內,就會逼近千位,顯然蔡政府決策官員嚴重低估Omicron病毒爆發力,對人民健康與生命造成的傷害,以及對社會、經濟與生活造成全面衝擊,官員難辭其咎。

專家促老幼打疫苗 分流分級照護

詹長權建議政府應加強鼓勵老年人接種疫苗,並提供他們更多醫療援助;快速展開5至11歲兒童和第三劑疫苗接種;推動方便快速且頻繁的篩檢來做檢傷分類的起點。此外,透過以在家康復為核心的輕重症分流和醫療分級,把醫院治療病人的醫療量能維繫住。

詹長權說,做得到這些防疫配套措施,台灣就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不會再有40歲以下死亡案例發生,將大流行控制在社會各界可以接受的風險水平。

https://tw.news.yahoo.com/%E4%B8 ... C%AC-201000444.html

54088打臉等死中 說出了黑數的真相

2022年5月25日

近日確診人數連四降,等死中不勝滿意地說,顯示疫情「控制得宜」。但這是否意味疫情高峰已過,他也不敢斷言,只稱可能有「周末效應」;果然,昨天疫情又拉回。值得注意的是,高譚連兩天確診數超過台北,疫情「北降南升」的趨勢日漸明顯。對此,54088辯稱,北部受實驗室量能影響會出現「黑數」,北市的數字距採檢時間約「落後兩天」。54088的答覆,等於直接打臉等死中:所謂「控制得宜」,其實只是「黑數」加「時間差」炮製的錯覺。

兩年多來,疫情每逢周末便有走低傾向,主要與人們的生活及工作習慣有關,卻也成為指揮中心製造「疫情趨緩」的巧門。去年等死中屢屢利用「周末效應」大玩社會心理遊戲,事後再用「校正回歸」把漏計的數字追加回去。如此作法,看似可降低社會大眾對疫情的焦慮,真實目的卻在凸顯政府防控奏效,違背科學蒙蔽了真相。但周末效應總會結束,果然昨天的疫情重返八萬多的高峰,當即掃光等死中的自我感覺良好。

在這波飆升的疫情中,等死中雖承認疫情存在「黑數」,但他始終不承認政府的檢驗「量能不足」。這次,54088為了反駁高譚市確診數「超車」台北市,直言不諱承認北部受實驗室檢測量能影響,因而會出現黑數,實際確診數和採檢日會有兩天的落差;不像高譚因量能充足,當晚即可知曉結果。54088這番話雖是為了自我辯白,但一則間接證實北台灣檢測量能不足的問題,二則反映指揮中心對檢測量能不均未積極調度,讓疫情失火五十天的北北基桃處於超負荷狀態。對此,等死中難道沒有絲毫愧疚?

高譚昨天確診數九四三七,已連兩日超過台北市;桃園昨天確診數一一五三二,也超過北市的八五六六甚多,晉升為全台第二。甚至,台中昨天的八九八九,也已超車首都。如果忘掉政治顏色,這種北降南升的趨勢,是中央和地方都必須謹慎應對的事。再看重災區新北市近期的疫情最高峰,落在五月十八日的二萬七千多例,至昨天已降為一萬六,明顯滑落,但總數仍甚可觀。中央的關愛眼神,遲遲落不到新北身上,確實可議。

除了確診數,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死亡率和染疫率。例如,基隆市總人口不過卅六萬人,但迄今已有四萬多人確診,相當於十一%的人口,居全台之冠。在這波疫情中,當地目前已有四十多人死亡,死亡率超過千分之一,居全台第二,僅次於台東。這個現象,除了地域上與雙北疫區的交通及互動頻繁,加上基隆腹地狹小,人口密度偏高,是否有其他資源不足的因素導致當地居民染疫嚴重,也值得指揮中心和醫界共同思考。

台灣迄今確診數計一百四十七萬人,僅占總人口的六・三%;因此,要說疫情高峰已過,只是自爽,因為那意味著疫情的長期化,曲線拉長。諷刺的是,等死中那天為疫情「控制得宜」沾沾自喜時,我國當天六萬六的確診人數仍是世界第一,遠高於世衛組織列為全球首位的美國之四萬七千例,及第二名澳洲的三萬八。尤其,疫情纏擾全球兩年多,而台灣至今仍未對Omicron、Delta等病毒制訂出本土化命名,以便民眾溝通。試問,不懂英文的長者如何理解這些變種病毒的差異,乃至症狀的不同?更別說,政府不斷要求大家打疫苗、領篩劑、實聯制,卻缺乏對藥物及病理的貼心介紹,長者難道只能盲目聽從政府指令?這些,還沒算在54088打臉等死中的黑數中呢!

TOP

霸氣喊「絕不讓疫情失控」片被挖出 陳屎中遭噓爆講X話

2022年6月7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國內至昨(6)日止,已累計245萬7881例確診數,死亡累計3090例。對此,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昨日挖出去(2021)年9月衛福部部長陳屎中的一句承諾,對照今日的防疫表現,遭網友批評是自打臉。

高虹安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去年9月在立法院總質詢中,她曾明確詢問行政院長輸真慘及陳屎中,「何時疫苗覆蓋率可以達到與病毒共存與緩步解封程度?」且詢問台灣的解封時間表規劃為何?是否終將走向「清零是手段,共存是目標」的防疫戰略?但她認為很可惜的是,輸真慘、陳屎中不僅答不出規劃時間表與覆蓋率,對於緩步解封的相關規劃也支吾其詞,只是持續使用「再努力」、「我們期待」等字眼搪塞。

高虹安說,菜EE和輸真慘4月起眼看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急就章提出所謂「新台灣模式」,聲稱要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持續以「減災」為目標。但確診與死亡病例數仍持續攀升,不僅與所謂減災的目標背道而馳,甚至還要求民眾與企業應採行「自主應變措施」。

對此,高虹安挖出去年9月陳屎中備詢影片,當時她問對方到底台灣何時能達到幾成兩劑覆蓋率,並舉例新加坡預計9月達到7成,且稱新加坡解封後,每天確診仍達上千人,但是這是未來一定要走向的方式,因此很關心政府的防疫戰略。當時陳屎中強調,「我們絕對不會讓台灣的疫情控制成這樣」,新加坡人口為500多萬人,每天確診1千人,對照台灣人口等於1天確診5千人,坦言「這醫療體系也承擔不起」。他強調,要與病毒共存,「不是無限制讓病毒擴大,是在可控範圍內,這就是我們的戰略」。

回顧這段發言,讓高虹安感嘆,對照如今每日數萬本土確診與上百死亡病例,且在《彭博社》5月底發布的全球防疫韌性評比中,台灣更是敬陪末座,「在53個受評比經濟體中位列第51名,何其的諷刺。」文末,高虹安直言,包裝宣傳和言論檢查無法掩蓋台灣防疫江河日下的真相,許多國人正受苦受難、許多產業也在掙扎求生,政府應正視國人的眼淚與焦慮,廣納專家、地方政府、第一線人員的聲音與國外抗疫經驗,以專業帶領國人對抗疫情難關。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表示,「講X話就是他的日常啊!」、「失控就失控,在哪說什麼和病毒共存。」、「時中誠信一直在破產!不是別人抹煞他的努力,而是他自己對不起從前的自己」、「陳每天都在打臉自己以前說過的話」、「笑死,自己打臉自己,還沾沾自喜,還防疫模範生,根本黑白無常」。不過,另一派網友則認為,高虹安拿太久之前的言論出來批評,留言表示,「是說拿去年九月來酸也太久以前了吧」。

TOP

返回列表